集思广益 协作发展 建设大关中 引领大西北
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胜利召开
刘维隆 李冬玉出席 姚引良作重要讲话 田源致开幕词
5月22至23日,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维隆,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省纪委原书记、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焕政出席论坛,副省长姚引良作重要讲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田源致开幕词。
来自我省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安康、商洛、杨凌以及甘肃省天水、庆阳等“九市一区”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代表以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围绕“十二五与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的论坛主题讲思路、谈优势、提建议,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为“十二五”实现经济区率先发展献计献策。
副省长姚引良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大关中发展论坛自举办以来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编制出台和贯彻落实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的关键阶段,要秉持开放、开发的观念,坚持强强联合、集中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加强陕、甘两省合作。做好关天经济区“十二五规划”,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大关中、大板块做好整体谋划;要把关中放在东西开放,南北扩展的战略地位上,做好基础设施规划;要进一步提高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做好城镇规划;要合理调配三大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制造业,做好产业规划,努力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型经济区。
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田源在致词中回顾了前三届大关中发展论坛的主要成果,强调要站在更高层次上,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十二五”期间经济区及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完善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他指出,“十二五”期间,经济区各市应着力解决如何在保增长的同时,“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如何抓住建立“一高地、四基地”的机遇,从政策和制度上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如何增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战略型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调整城乡结构,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如何进一步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落实惠民政策,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有较大增长,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等问题,促进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董军,天水市常务副市长柴金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徐德民,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喻建宏,宝鸡市副市长丁琳,咸阳市副市长严维佳,杨凌区管委会副主任冷劲松,庆阳市市委秘书长樊得智,渭南市常务副市长雷超武,铜川市副市长王省安,安康市副市长巨拴科,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程诗有,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发展战略组副组长杨勇先等先后在大会上做主题发言。石英、冯家臻、李平安、史志诚、王根良、居易等专家学者以及明珠集团、505集团、彩虹集团、中国水电十五局等重点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研讨会,并作精彩发言。
同时,为了延伸论坛影响,实践有关建议,以“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产业合作发展搭建高效平台”为宗旨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联盟”在本次大会期间正式启动。这将有力地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产业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区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经济区内各市科学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挖掘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定位和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联动、产业整合与协作发展,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带动作用。